湖北企业家网
微信扫一扫关注
湖北企业家

本期杂志

您当前位置: 首页 > 最新动态

楚汉大佬的十八岁

发布日期:2018-03-20

有这样的一群“社会精英”,他们和普罗大众拥有一样的18岁,可如今却身价亿万计,引领时代新潮流!是的,他们在该奋斗的年纪里,不甘平凡,努力拼搏,用知识和自信改变着未来!今天就为大家分享下楚商大佬们的18岁,让我们一起取他人经验,从实践中寻找答案,在迷茫中追逐光芒!

陈东升

1975年,陈东升18岁。

此时的陈东升还没走出湖北天门,陈家在这里没亲戚也没祖坟,他常常感觉自己像个“移民”,漂泊感和匮乏感不断冲击着这个热血青年的内心,他要冲出这座小城。

要抗争!要奋斗!陈东升选择用知识改变命运。

他初中就从母亲单位借阅《参考消息》等报纸刊物,报纸上发布的可携带式电话重大发明的消息,让这个少年热血沸腾,现在他还清楚记得“第四版,占三分之一”。

他高一开始读《马克思传》,虽然当时根本无法消化马克思的理想和主义,但还是啃了半年,这本书被视为他的社会学入门读物,直到60岁时,仍然能一字不差地背诵书中经典名句。

不过报纸和“马克思”,没有立即改变命运。高中毕业后的陈东升还是没能走出天门,他被“上山下乡”,到县里微生物研究所做技术工人,他迷恋科学,自己组装短波收音机,在研究所的图书馆自学无机化学、有机化学、微生物学。

虽然是个科学发烧友,但选择在此与棉铃虫打交道,可并不是为了有朝一日成为科学家,他一门心思想着上大学,来研究所是因为这里有工农兵大学生名额。

直到1979年,陈东升终于如愿以偿,被武汉大学政治经济系录取。此时十一届三中全会已经召开,陈东升虽然仍然懵懂,但他天生直觉敏锐——时代变了,经济建设将成为中国社会主流。

刘宝林

1971年,刘宝林18岁。

刘家家境贫寒,初中毕业后的刘宝林,在湖北应城天鹅镇的农村务农。村里人很喜欢他,大家都说他是个“好人”,“好人”的意思主要是指——头脑灵活,能力强;为人实诚,品质好。

嗯,“好人”的秉性对医生这个职业特别重要,这大概也是村民将他推选为赤脚医生的理由之一。

从农民到医生,这一步对刘宝林今后的人生非常重要,只是当时,没人能预估到这个“好人”的未来,包括他自己。当时的刘宝林觉得光景并不好“一个多月30多元的工资,要养活两个孩子和老婆很难”,而且,老婆是“半边户”,此时还在农村。

他的心愿很简单——让老婆孩子过得好一点。

改革开放的机遇垂青了刘宝林,他的小心愿实现了——开诊所,做医药批发,家里的日子好起来了,他也从医生变成了商人。

现在的刘宝林,虽然父母已经离世,但仍然每年都会回老家省亲。这个他18岁劳作过的地方有很多变化,他和弟兄们出资修的路变宽了,那些说他是个“好人”的老人已经纷纷去世。

一茬又一茬的年轻人在这里出生,长到18岁,走出这片土地,其中,有一部分加入了九州通——这是刘宝林的企业。

没变的是,认识他或者不认识的家乡百姓,大多数人提到他,还是那句——是个好人。

雷军

1987年,雷军18岁。

这一年,他考入了武汉大学计算机系,自此开启了他的学霸生涯。

他一进校门就读了《硅谷之火》,书中硅谷英雄的创业故事,让他激动得好几夜没睡着,“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”的熊熊火焰燃烧着这个18岁的年轻人。

但是,他并不清楚“大事”长什么样?于是,他开始一夜又一夜地在学校操场溜达思考,思考的结果是,先给自己定个小目标——刷学分,之后就有了两年刷完大学四年学分的记录,这个事情让现在许多90后的武大学弟学妹成为了他的“粉丝”。

但是当粉丝向他要“升级打怪”秘诀时,这位老学长总是说:“我才不告诉你们,我只能说,你们要有梦想,然后自己先定一些小目标,一步步完成,比如说现在你们就不要着急创业,在学校,就踏踏实实读书嘛!”

后来,他又定了一个又一个的小目标,并都一一分解,基本全部实现。包括爱情,虽然不确定这件人生大事,是否在他18岁的计划内,但是据说,他的妻子是在武大认识的。

某次雷军参加母校活动,主办方在背景墙上打上这样的文字——愿你出走半生,归来仍是少年,再配上雷军照片——身穿牛仔裤、T恤,那是《硅谷之火》里那个叫乔布斯的家伙的标准着装。

恩,雷军从18岁就将乔布斯视为偶像。

阎  志

1990年,阎志18岁。

这个老师眼里有点“腼腆”的学生,从罗田三里畈高中毕业了。

虽然腼腆,但阎志在学校是有“粉丝”的,原因是他热爱写诗,是学校通讯社的创始人,还组织了文学社。

这不奇怪,80年代是中国诗歌的黄金时期,诗人就是文艺青年的爱豆,大别山里的这座小镇亦不例外。

高中毕业的阎志,去了父亲供职的林业站工作,最开始刷刷标语,后来又进入深山做林业勘测。他还是一如既往地热爱诗歌,刷标语的同时还和几个志向相投的兄弟,在镇上办了一个叫星河的文艺书社。

直到1992年,阎志才走出三里畈,去黄冈文联《鄂东文学》担任编辑,这符合他的喜好,但在刊物亏损的现实面前,诗人阎志也要低头,他怀揣最后的200元到了武汉,从报纸的编外记者起步,一路走到今天。

今天三里畈的百姓,没有多少人知道阎志写过的诗里反复提到“山林田野、少年彷徨”,只知道“这是个有钱人”,再多一点无非是“他搞地产,建了汉口北“。

他写过的“我们要建一座城/在一座城市开始的地方/用坚强、勇敢和决心建一座城/用于纪念/用于重生”,这些少年理想,有谁细读过了?

至于卓尔书店,大概真是阎老板的情怀所致,毕竟比起地产,书店当真没多大利可图。

张小龙

1987年,张小龙18岁。

这一年他考入华中科技大学电信系,1994年毕业,获硕士学位。同年到广州工作,从事软件开发。此后,他开发了一款优秀的国产电子邮件客户端软件——Foxmail。

同学眼中最会玩的人

求学期间,张小龙的兴趣爱好十分广泛,无论玩什么,只要稍加练习,总能达到业余高手水平,围棋、桌球、网球、保龄球,电脑游戏,玩起来总是在周围人中最厉害的之一。除了玩之外,他的专业课成绩也十分优异。“他是我们之中最早学习C语言的人,当时C语言才刚刚诞生。”张小龙的同学回忆,除了软件之外,张小龙对硬件也很在行。研究生导师评价张小龙:“喜欢捣鼓电脑,喜欢睡懒觉的年轻人。”

张小龙,在20年里给中国互联网打磨了三把利剑:1997年,发布FoxMail,成为当时中国最著名的软件产品之一;2005年,负责QQ邮箱,用三年时间做成七星级产品;2010年,负责微信,此后沉默寡言的程序猿张小龙放弃理性思维,开始武装成一个文艺青年。

2012年,张小龙提出一个新观点: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。很多人觉得张小龙越来越不像一个严谨的程序员了,而是一个兜售概念的“忽悠大师”。自此以后,微信一发而不可收拾。

2013年5月,绰号“啃饼”的工程师,日夜不歇地完成张小龙下达给他的任务,开发“打飞机”游戏。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,这位自述“天天坚持打飞机”的工程师一口气开发出4款“打飞机”游戏,其中包括彩色版、画风怀旧的黑白版,甚至有界面上时不时冒出鸡、鸭等小动物供玩家射击的搞笑版,供张小龙选择。

最终,那款黑白素描风格的“打飞机”被张小龙选中作为微信5.0的欢迎界面,这一画风符合张小龙一贯对“极简”风格的信仰。这并不是张小龙开发的最复杂、修改最多遍的软件。他的多数产品都是经过手下工程师成百上千遍的修改才被允许上线,这位乔布斯的东方信徒不允许产品出现任何瑕疵。

所谓匠心,大概如此。

每周一次的网球,每天深夜的《蓝莲花》音乐,以及从程序员时代一直保持了下来的烟瘾。有人说,张小龙是沉默到像谜一样的男人,是中国为数不多具有文艺气质的商人。